通过对国防军工、工业设备、高科技等行业的仿真业务调研,我们发现企业的仿真业务面临的挑战颇多,简言之,仿真能力的建设已经从单点能力建设,向协同化、体系化的方向转变,实现离散仿真走向协同仿真。通过建立一个面向不同专业特点的多专业协同仿真平台,能够同时解决仿真的以下四个协同需求:
仿真工具协同:复杂产品需要进行多学科、多指标的综合验证,如:热、电路、电磁兼容、结构强度、寿命等,因此需要采用集成化的多工具协同仿真,实现统一的设计模型/设计方案驱动的多工具执行。
仿真数据协同:复杂仿真问题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,针对仿真任务/活动之间的数据传递,需要采用在线连续传递、状态实时更新的方式。
仿真知识协同:仿真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(如:仿真模型、规范标准、材料属性等等)、隐性知识(如:软件选择、软件操作步骤),通过知识协同实现个人知识上升到企业级维度,并实现有效分享和应用。
设计仿真任务协同:仿真业务作为“设计-功能/性能验证”完整研发闭环中的组成部分,需要考虑设计师、仿真工程师之间的协同,通过统一的任务定义及执行控制引擎驱动设计仿真任务的流转。
面向不同行业的仿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框架如下:
协同仿真平台功能框架
提供仿真模型管理的能力,包括仿真过程产生的前处理、求解、后处理、分析对比等数据,以及数据“背后”的各类元数据;通过仿真过程数据的有效管控,既能实现各仿真活动内部的迭代过程数据的结构化管理,同时还能针对不同阶段、不同层级设计指标参数、仿真结果的有效闭环验证。此外,还提供基础的项目、IT等数据/信息的管控。